【醫者匠心】褚彥玲:探索不止步、超越無止境
文章來源:宣傳統戰部 作者:徐莉 潘承天 點擊數:50 更新時間:2022-09-20
醫者承生命之重,必須匠心于行。醫者,是當下最需要堅持工匠精神的匠人,他們精益求精、專注耐心、一絲不茍,用雙手給予無數人新的希望,用雙手撐起生命之重,在手藝與生命之間尋求雋永,今天,我們推出《醫者匠心》系列五,走近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褚彥玲博士,聆聽她的故事。
術業專攻:
以不斷精進錘煉過硬本領
褚彥玲,遼寧人,博士畢業后曾任職于解放軍北部戰區空軍醫院全軍耳鼻咽喉科研究中心, 2022年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并入職我院。
面對疑難雜癥,褚彥玲總是以敏銳的診療思維和深厚的醫學知識作出準確判斷,努力幫助患者解除痛苦。此前的一次診治經歷讓褚彥玲記憶深刻。她曾遇到過一位反復發熱的患者,因扁桃體及鼻咽部反復潰瘍不愈,在外院診治抗炎對癥治療效果不佳。潰瘍面積逐漸增大,雖兩次取病理但是均為普通炎性組織,但潰瘍還在發展已經逐步向鼻咽部中線處接近,若繼續發展會引起致命性大出血等并發癥。褚彥玲憑借知識儲備及經驗,高度懷疑惡性淋巴瘤可能性大,患者經過第三次取病理,證實了該診斷。經過及時規范的抗腫瘤治療,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遏制,避免了進一步惡化。
自2011年參加工作,褚彥玲已扎根耳鼻咽喉領域11個年頭。她善于創新,鉆研耳鼻咽喉相關手術器械改良。在擔任空軍飛行人員變應原譜檢測分析、飛行人員鼻部解剖變異的CT觀察等項目總負責人期間,她嚴格把關數據采集和分析,獲得5個以上實用新型及發明型專利。
褚彥玲還致力于過敏性鼻炎過敏源譜的臨床統計工作,并發表核心論文,對過敏性鼻炎的研究做出突出貢獻,中華醫學會(過敏性鼻炎治療指南)、遼寧統計學心數據均參照應用褚彥玲的統計數據。
醫者仁心:
以專業素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生的專業素養關系良好的醫患關系的建立,如何做一名有溫度的醫生?
記得在數年前,一位84歲的李老先生來到褚彥玲所在的耳鼻咽喉診室問診,還在候診的李老先生突發昏厥,老人家突然意識不清,心跳呼吸驟停,緊接著出現尿失禁。褚彥玲見狀,立即沖上前去,和現場醫護一起為李老先生作心肺復蘇。僅僅用時2分鐘,患者呼吸心跳恢復,出現自主呼吸,意識開始恢復,血壓恢復至110/70mmHg,血氧恢復至98%,體征逐漸平穩。
“褚醫生為人親和,說話不急不緩,對患者從沒有不耐煩的情緒?!薄八夹g好,和藹可親?!比肼毼以憾茄屎砜苾蓚€多月,不少患者對褚彥玲已滿是稱道。
“患者因為病痛來問診,的確會有一些急躁情緒,我們診療疾病的同時也予以一些人文關懷與安慰,不僅是為了精準治療,同時也是為了幫助患者緩解病情?!痹隈覐┝峥磥?,“換位思維”也是幫助患者緩解病痛的一種治療,因此,她總是仔細詢問、耐心安撫。為了讓患者能聽懂深奧的醫學知識,她會拿起筆在紙上“畫圖示意”,或生動直觀的簡筆畫,或通俗易懂的講解,這樣溫馨的畫面也經常在褚彥玲的診室出現。
砥礪奮進:
以學無止境鑄就一路前行
從小目睹家人“求醫難”的困境,褚彥玲的內心受到很大觸動,因此她立志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竭盡全力幫助有需要的人。
“踏實、努力、拼搏”是褚彥玲一直堅信的座右銘。每天上午7:30即開始投入一天的診療工作,是很多醫生的工作常態。即便如此,褚彥玲仍覺得時間不夠用,在當地醫院從醫期間,她曾創下一天接診130余名患者的最高問診紀錄。入職我院耳鼻咽喉科以來,她依然保持著“勤勉、鉆研”的特質,緊跟國內外醫學前沿,潛心鉆研耳鼻咽喉診療領域最新進展,積極探索臨床轉化。
“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努力以一流的技術為廣大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彼滋熳T診、忙手術,晚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診療團隊一起研究病例。有時遇到疑難病例,即便夜深人靜回到家中,褚彥玲也不肯閑著,仔細查詢文獻、和同行探討,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作出準確的診斷。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在一個嶄新的平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瘪覐┝嵴f,一定盡己所長,創造更多更高的學術價值,造福更多的患者,不斷提升醫院的軟實力。
學醫之路,道阻且長。作為高層次醫療人才引進褚彥玲并沒有以博士的優越感自居。在褚彥玲看來,博士學歷不過是一紙文憑,在日新月異的醫療領域,她從未停下鉆研的腳步。
人物名片
褚彥玲
褚彥玲,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全國十佳科室)工作及科研八年,積累了大量常見病及疑難病例經驗,課題核心數據現仍被中華醫學會臨床治療指南引用,曾就職于全軍耳鼻咽喉研究中心北部戰區空軍醫院多年,擁有大量臨床病例手術經驗,發表SCI論文及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個人發明專利及科技創新7項。
擅長鼻腔疾病的微創治療、過敏性鼻炎系統科學的藥物指導、兒童腺樣體與扁桃體肥大及成人打鼾等離子手術治療,以及早期喉癌、咽喉良性病變的微創治療、中耳炎及耳聾的規范化治療。